高考,
大概是學生時代最重要的事。
為了它,我們曾拼盡全力。
十七八歲的年紀,
對未來無限期待,在未知中奮力前行。
提起高考,你最先想到什么?
是六月悶熱的教室、汗水順著額頭滴下?
是存滿一抽屜、一周用完一根的筆芯?
那個回不去的夏天,
晨光用短短三分鐘讓它重現。
“文具界扛把子”晨光這次用暖心故事,
把我們拉回那個夏天。
雖然每個人對高考的回憶各不相同,
但有些感受是共通的。
比如,孤軍奮戰的無奈和焦慮,
尤其在寂靜深夜,那種凄涼的疲憊感。
寫不完的作業,考不完的試,聽不完的嘮叨,
令人疲憊的噪音,總被時間追著跑,
心情不被理解,壓力無處宣泄,
即便有外面的世界,也和自己無關。
想不出答案了,用筆戳戳頭,
寫作業思考發呆,無意識轉轉筆。
在高考戰場,
似乎只有自己一個人拼命廝殺,
唯一的武器就是這支不會說話的筆。
可晨光說:
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!
在你無暇抬頭去看的外部世界里,
很多人在用你不知道的方式,陪你戰斗。
廣場舞的噪音沒有了,跳舞大媽默默戴上耳機。
為了讓你多睡一會,也可能怕打擾你晨讀,
又或者只是想為你營造一條清靜的上學路。
剛出鍋冒著熱氣的早餐先給你。
因為賣早餐的阿姨看到你跑著過馬路匆匆忙忙,
因為排隊的陌生人愿意謙讓。
你打飯時忙著看書,可能沒注意,
食堂阿姨悄悄給你多加了一勺肉,
多吃點,才有力氣學。
外面的世界并不是與你無關。
并不相熟的師弟師妹,在為你加油。
一屆送一屆,是無需多言的默契。
還有房門外無聲陪伴的父母。
每一句你不以為意的嘮叨,
可能是他們剛從書上學的。
不知道到底做什么好,但卻什么都想為你做。
這些真實而細膩的“本以為”和“結果是”,
就像一只回憶的大手,
在我們的心上輕輕揉了一把。
看完也許會鼻子一酸、眼里含淚,
但嘴角一定是笑著的,心也被填滿了。
因為聯想到曾經也有很多人陪自己戰斗,
那種默默被愛護的感受,在今天看來,
依舊動容。
這是廣告最打動人心的點,
也是晨光創意的精妙之處,
和整個視頻的最大亮點。
將視角調轉,高考季值得關注的不僅是考生,
還有考生身邊的人,以及那些被忽略的細微場景。
晨光文具用前后對比的反轉手法,
極具創意地將這些情感痛點串聯、娓娓道來。
如此,廣告觸達的用戶范圍被無限延展,
不只應屆考生,凡是跟高考有關聯的人,
都可能對廣告深有感觸,勾起關于高考的記憶。
這不是晨光文具第一次釋放催淚彈。
因為比起文具本身,晨光更像是一個記憶載體。
它用獨特的營銷策略,讓自己不被時光打敗。
1
創意無須很刻意
有時調轉視角,就會被用戶在意
還記得這個經典的例子嗎?
當大家都在瘋狂拍飛船發射升空的壯觀景象時,
只有一個人調轉鏡頭,拍人們觀看時的驚訝表情。
于是這張照片就被深深記住了。
有時廣告也一樣。
與其在套路里兜兜轉轉,不如跳出來看看外面。
像晨光這樣,
挖掘考生身邊人那些被忽略的暖心舉動。
但這還不夠。
通過對比反轉,將這些感動加深放大,
才能更加突出“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”的傳播主張,
而引起共鳴、提升品牌好感度,
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。
2
把握準時機
字字珠璣,把細節說透說到底
我們之所以被廣告打動,
并不是因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。
反而是那些當時沒在意,
日后看到心會被戳一下的芝麻小事。
洞察它們,是晨光文具最擅長的。
抓住考試季、開學季這些時刻,
用每個細節每句文案,
把理念一點一點滲透進用戶心里,
將營銷轉化成不會引起反感的品牌情感溝通。
所以只要當過學生、經歷過考試的人,
都會被打動。
而晨光文具這次又順利打造出高考季最佳營銷案例,
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左右滑動查看
3
時光和我們向前走
晨光依然是忘不掉的老朋友
人們能記住的,有時候并不是人事本身,
而是他們給自己帶來的感受。
同樣地,想讓用戶記住品牌,不如讓他們記住,
使用產品時,自己那些細微而真實的感受。
這個道理,一向堅持走心營銷的晨光懂,
所以在廣告中,沒提一句晨光,卻處處是晨光。
而作為回憶殺利器,晨光文具用持續的營銷輸出,
讓品牌越來越有溫度。
所以即便現在無須每天用文具,
可只要面臨選擇時,很多人依然會選擇晨光。
從高考到人生,從考場到社會,
從一支陪伴你的筆到身邊陪伴你的人,
晨光用這樣一支暖心視頻,
為我們“以小見大”地做了一次暗喻:
在你看不見的地方,有人,也有晨光,
在陪你迎接生命里的每一個關鍵時刻。
– 今日話題 –
聊聊你高三時候的故事吧
↓↓↓ 點閱讀原文上京東逛晨光,像上學時那樣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4A廣告提案網 | 廣告小報 | 廣告圈那點事 » 高考季,又被晨光暖哭了